8月18日,广州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广州蓝皮书:2025年中国广州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以下简称《蓝皮书》)。
《蓝皮书》由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广东省区域发展蓝皮书研究会与广州市统计局、中共广州市委政研室等共同主持研创,汇集了广州市科研团体、高等院校、政府部门诸多经济问题研究专家、学者和实际部门工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是关于广州经济运行情况和相关专题分析、预测的重要参考资料。
小南留意到,《蓝皮书》中,以南沙为课题的研究报告共有三篇,分别涉及“南沙打造海洋科创中心”“南沙粤港澳合作示范区康养产业”“税收服务南沙区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等领域,提出了有效对策建议。
支持南沙加快打造
海洋科创中心
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课题组撰写的《广州南沙打造海洋科创中心的路径与策略研究》提出,广州海洋科创发展的关键点在南沙,南沙海洋科创发展的关键点在南沙科学城。
海洋科创作为推动《南沙方案》落地落实需要优先突破的关键领域,必须抓好南沙科学城这个“牛鼻子”。建议广州要充分利用广东省南沙工委的机制,省市出面协调中国科学院,推动中国科学院按照原来商定的7个在穗院所整体搬迁到南沙科学城的工作安排,尽快启动院所搬迁工作。
同时南沙争取中国科学院按照与广东省政府2023年11月新签署的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合作协议的精神,全力支持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极端海洋科考设施等海洋大科学装置在南沙落地建设,争取这些海洋科技“国之重器”早日投入使用,促进南沙在海洋科技领域加快建成世界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
同时建议广州进—步完善南沙的人才激励政策,加快补齐海洋教育短板;进一步优化提升南沙人才政策体系,比对港澳人才标准,放宽对内地海洋创新类人才的优惠政策限制,为加快促进海洋科创人才在南沙集聚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南沙打造世界一流的
康养旅游目的地
南沙发展康养产业具有国家战略的使命,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健康服务高地与国家新区制度创新试验区,同时南沙还承载科技驱动的智慧康养示范区、跨境养老合作先行区、生态旅居康养目的地、制度型开放压力测试区等功能。
南沙应采取资源整合与产业融合、技术赋能与数智化、制度创新与跨境合作等积极的发展战略,以及构建“三核驱动、两带联动、全域赋能”的康养产业空间规划架构,坚持以“医疗技术高端化、服务模式智慧化、业态融合多元化”的理念,建设“预防—治疗—康复” 全周期的产品矩阵与世界一流的康养旅游目的地,推动康养产业发展政策试点与制度创新。
核心功能区布局可包括生物医药创新集聚区、智慧康养服务核心区(横沥岛尖片区)、跨境医疗合作示范区(明珠湾区)、南沙湿地生态康养带、粤港澳游艇康养带。
南沙可抓住全球老龄化加剧以及高度关注和重视健康的机遇,大力发展康养旅游,建立具有较强医疗服务影响力与辐射力的高端医疗产业和优质健康产业。
在此基础上,重点打造体育康养、邮轮康养、乡村康养以及森林康养产品,建设世界一流的粤港澳康养旅游目的地。
一是体育康养。南沙具有高尔夫、皮划艇、帆船、网球、骑行、马拉松等运动项目的基础,大湾区文化体育中心能形成集聚效应,发挥“复合的人民的体育公园”的作用,推动体育康养发展。
二是邮轮康养。南沙国际邮轮母港投入使用,为将其打造成目的地港,可顺应邮轮乘客老龄化的趋势,吸引“跨境养老”人群。邮轮可采用绿色低碳的金属新材料,从餐饮、娱乐、购物、休闲、运动等多功能、多领域,建设康养的美好健康空间。在舱室内装、功能区规划、系统设计等方面体现康养适老性设计理念。
三是乡村康养。依托东涌水乡风情街、大稳村、南沙明珠农业公园等众多乡村旅游资源可以发展乡村康养。依托榄核镇、大岗镇丰富的农业和自然风光资源可以布局康养设施,强化康复功能。
四是森林康养。依托大山乸、黄山鲁以及十八罗汉山等森林公园,配备相应的养生休闲及医疗、康体服务设施,开展以修身养性、调适机能、延缓衰老为目的的森林游憩、度假、疗养、保健、养老等活动。
税收服务南沙区
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国家级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国家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航运、金融和科技创新功能承载区,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具有良好的资源要素、产业条件和科技基础。
从税收视角分析,区内代表新质生产力的重点产业仍需壮大、科技创新能力能级仍需提高、开放型经济仍需提质,亟须加强研究和试点推出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税收新政策、征管新机制、税收新服务等,为南沙加快开发开放贡献税务力量。
南沙应发挥战略平台优势,进一步探索税收政策创新。
在加快科技创新方面
一是支持和引导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突出企业科研主体地位,借鉴美国旧金山较大力度的研发税收抵免政策,积极向上争取出台更多支持高新技术成果研发和应用的优惠政策。
二是提升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质量和效益。根据《南沙方案》对南沙“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定位,积极争取港澳企业投资南沙区鼓励类产业取得股息红利免征企业所得税,深化与港澳科技创新产业合作。
在推动产业深度转型方面
一是用好《广州南沙企业所得税优惠产业目录(2022版)》。聚焦《南沙意见》提出重点发展的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海洋科技、生命科学相关产业,按照《广州企业所得税优惠产业目录(2022版)》抓好政策精准宣介,吸引相关产业在南沙集聚发展,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培育。
二是支持新支柱产业多元化发展。研究储备支持先进制造业、高新科技等行业发展的税收措施,合理降低制造业综合成本和税费负担,助力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等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三是支持集聚产业创新人才。借鉴横琴、海南关于紧缺高端人才的个税优惠政策,争取对在南沙特定行业领域工作的境内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个人所得税实际税负超15%的部分予以免征。
在扩大税收政策效应方面
一是强化税收优惠与产业政策的协同配合。重点结合市、区产业发展规划,集聚与南沙区功能定位契合的国际航运、金融和科技创新产业,加快形成连片开发态势和集聚发展效应。
二是探索更多企业所得税政策实施的可行性。争取对在南沙区设立的企业新增境外直接投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进一步助力外贸外资发展。
来源:广州南沙发布 专业个人配资门户
升宏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